在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,有一家工厂,能够将上游林木加工企业的工业废料转化为生物质燃料,并受到海外市场的青睐,有望今年出口。废料如何变成外贸收入?让我们一探究竟。
一踏入木屑颗粒公司,就被机器的轰鸣声吸引。在原料存放区,机械臂正在卸载一辆满载不同长度和粗细杉木条的卡车。这些木条经过破碎机、粉碎机、混合搅拌机、木屑颗粒机等生产线工序,成为直径约7毫米、长3至5厘米的木屑颗粒燃料。这种燃料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,燃烧热值高达4500大卡/公斤,且燃烧后不会产生有害气体,灰渣基本不含碳。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,它体积更小、燃烧效率更高、更环保。
木条原料来自融水及周边的林木加工企业,他们处理不了的废料由公司收购。每吨燃料售价在1000至1200元之间,公司年产量约为3万吨,可达6万吨。国内主要销往广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山东等地,用于工厂和酒店的锅炉燃料。
近年来,木屑颗粒机生产的生物质燃料也吸引了日韩市场的关注。春节期间,两家日本企业前来考察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。目前,公司正根据外商需求生产1.2万吨燃料,计划通过铁海联运方式销往日本。
融水作为柳州的林木产业大县,有60多家林木加工规上企业,公司可就近收购原料。当地主要种植杉树,木材废料主要是杉木条,原料纯度高,燃料品质稳定,燃烧效率高。
如今,木屑颗粒公司已成为融水产业链的重要环节,每年为上游林木加工企业创造上千万元收入,带动当地50余人就业。